大年初四,也称为“羊日”,传说是女娲发明羊的日子,因而这一天肯定不能杀羊。养羊人都盼着这天天气晴朗,由于这样就预示本年养羊收益会很好。
在古代,羊通“阳”和“祥”,所以“三羊(阳)开泰”是吉利的标志。而这一天,也是民间恭迎灶神回来人世的日子。那么,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还有哪些风俗忌讳需求恪守呢?
迎候灶神
灶神也叫灶王爷、灶君、灶君司命。在我国古代传说中,灶神会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,上天向玉帝报告这家人一年来的善恶作为,再于正月初四回来人世。
大年初四晚上,全家人都要齐聚一堂,由家主燃烛焚香,再带领全家人齐叩头,净手后将新的灶神像贴到厨房的神龛处,再供奉祀品于神像前,意为接灶神从天庭回来人世。
接五路财神
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诞辰,为争亨通,所以许多人提早在正月初四便将财神接回,名曰“抢路头”。
所以在正月初四的半夜,许多人家提早备好祭牲,糕果和香烛等物,并敲锣打鼓焚香祭奠,恭顺虔诚地将财神接回家中。
大年初四的食俗
吃折箩 :所谓折箩,也叫“合菜”,便是把大年初一到初三剩余的饭菜悉数折在一起做成大杂烩。它是老北京以及河北部分地区的特有名词。曩昔人们日子艰苦,剩饭剩菜舍不得倒掉,便悉数折在一起烩食。这也是我国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描写。
烙饼卷鸡蛋:北方有句俗话:“初一饺子初二面,初三合子往家转,初四烙饼卷鸡蛋”。大年初四,便是烙饼的主场了,和着麦香,葱油香和肉香的烙饼,在隆冬中散出繁荣的热气,让人心中生出无限温暖。
饼摊鸡蛋的做法也简略上手,当面糊在饼铛中快要成型的时分,将鸡蛋敏捷倒在面饼上,烙饼卷鸡蛋便做成了。
想要荤素调配,养分丰厚,还能够参加几片酱牛肉,再放入一些葱丝,胡萝卜丝,黄瓜丝,如此便色香味齐全了。
大年初四的风俗
扔穷:大年初一到初三,人们为了不让财气丢失,所以把废物堆积在一处,不去整理。到了初四,人们室内掸尘,打扫里外废物,预备“扔穷”,这代表着大众们休养生息,喜乐富有的美好愿望。
不宜出远门:北方有大年初四不宜出远门的说法,由于这天灶王爷要查户口,清点家中人数,所以人们都守在家中,预备好丰厚的供品,焚香点烛,大放鞭炮,以示恭迎。
不宜用针线:大年初一到初四,商铺悉数闭门歇业,并且这几天中,妇女不能做针线活,由于人们认为这是一件倒霉的工作,会为家人带来晦气。
服丧人家忌拜年:家中有凶事,或者是还在三年守孝期的人家,春节期间最忌讳的便是去亲朋家拜年,正月里亲朋也不会到服丧的人家去。若是有急事不得已有必要要交游,也不会进入家门,则是站在门外简略攀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