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有人诉苦自己八斗之才,学贯中西,却偏偏工作无成,命运低迷。或说自己家财丰盛,吃喝不愁,却偏偏出资必败,倒霉缠身。有些人分明财、智得天独厚,为什么没有好命运呢?
在答复这个问题之前,咱们先说一说范蠡的故事。
范蠡是春秋时代的商圣,也是自古以来的文财神,人称“陶朱公”。范蠡身世清贫,可是爱读书,他在年轻时就涉猎广泛,把天文地理、文韬武略学了个遍,然后自觉火候差不多了,就去完成读书人终究的方针——入仕。
范蠡的入仕阅历并不顺畅,由于他不是贵族,所以无法在“非贵族不得入仕”的出生地楚国当官,只能去辅佐越王勾践。成果越国与吴国争霸,战胜,他又跟着勾践去吴国当奴隶。如此蹉跎崎岖,吃尽了苦头今后,范蠡才开端被勾践重用,从此启动了开挂的人生。他先是帮勾践策划多年,消除了吴国,一举称雄,在位极人臣时又知难而退,辞官归隐。
这一归隐,按理说他的成果到此为止了,可是范蠡沿着海路去了齐国后,改名换姓,做起了播种的工业,经过吃苦耐劳,竟然成了大富翁。此刻范蠡名望又嘹亮起来,齐国人就想让他做相国,他却坚持自己做人的主旨,把产业全捐了出去,再次知难而退。范蠡第2次归隐后,到了宋国陶邱,做起了小本生意,这一做又是一发不可收拾,没多久就发了家,很快富甲一方,全国都敬称他为“陶朱公”。
纵观范蠡终身,恰似上天的宠儿。几回步入低谷今后,都能敏捷东山再起,而且每一次都到达他人终身都要仰视的高度。这份命运真实令人羡慕嫉妒恨,这在其时要说他是老天爷的亲儿子,恐怕也不会有人对立。可是他让好运如影随形的诀窍是什么呢,莫非只是由于命好?亦或许是时势造英雄,在春秋那个时期更简单取得成功?
这都不是范蠡成功的要害。
《左传》中有句话说:“福祸无门,唯人所召”,这话的意思很简单,就是福祸都不是随便而来的,都是人自找的。也就是说,咱们每个人都是一块磁铁,磁铁本身的性质怎样,就会吸引到与之对应的福或许祸。
范蠡是个德才兼备的人,这样的人在吃了很多苦头后,忽然一飞冲天,身居高位,本该神采飞扬,意气昂扬。可是他居功不自傲,所谓飞龙在天尽管不易,可是知道亢龙有悔,知进退则更是一件难事。所以不贪不傲,就现已铸就了他的不败之道。范蠡以为钱是身外之物,屡次散尽家财,授人以渔,这就是种福德,修福缘,因而福报也就来了,终究成果了人间稀有的大工作。
福报能使好命更好,运势更旺,这并非劝人向善的空谈。南怀瑾老先生曾说:“当你有福报时,不是你去找钱,而是钱来找你”。这与“福祸无门,唯人所召”的道理是殊途同归的。一个人徒有才(财)而无德,德不配位,福分也天然浅陋。而德行深沉的人,即便此刻一无所有,未来也会有无限见识值得等待。
因而咱们读《易经》这本书,它说:“地形坤,正人以厚德载物”,所谓“厚德”,所谓“载物”,就是此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