具有悠长中国历史的重阳节又到来了,九月九,饮菊酒,人共菊花醉重阳。九九重阳节承传至今,又加上了敬老尊老的内在,于重阳时享宴登高,心胸感恩尊老,就是重阳节的最佳含义。在这个人和花共醉的传统节日里面,都有哪些风俗考究呢?世德带您来了解一下!
九月初九重阳
《易经》中把“九”列入阳数,“九久”两个阳数相重,就叫做“重阳节”,又因日与月皆逢九,故又称“重九”。
正所谓,九九归真,一元发端,这样一个两九相重的日子,古人以为其含义严重,依照中国传统绝处逢生的思想形式,庆祝重阳节,是为了避祸、打压凶气。
因而,在这个本意避邪的日子里,说上一句“节日快乐”好像有些不当,不如说“身体健康”或许“阖家安全”比较恰当。
宜登高望远
重阳节登高,尽管在现代多是为了外出玩耍,在畅爽的秋日舒缓心境,但登高本来是为了避凶。
孤阳不生,独阴不长,万物不遂,不通不顺,为了破解重阳这个二阳相遇导致大凶的日子,登高望远避祸的风俗由此发生。
杜甫的七律《登高》和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都是重阳登高的名篇,诗中具体描绘了古人过重阳的场景。
宜赏菊喝酒
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,此刻菊花怒放,幽香四溢。赏菊喝酒这个风俗,相传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,陶渊明避世隐居,以诗、酒、爱菊知名,后人效之,遂有重阳赏菊之俗,特别在清代今后,重阳赏菊之习尤为盛行,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。
宜插茱萸簪菊花
古人以为在重阳这一天插茱萸能够流亡消灾,他们会把茱萸佩戴于臂,或作成香囊,或许把茱萸菊花直接插在发间,以此来求吉避祸。
宜祭祖敬老
许多当地的大众会使用重阳爬山的时机,祭扫祖墓,留念祖先,故有以三月为小清明,重九为大清明之说。
而现如今,重阳节也开展成敬老节,在这一天积极开展尊老敬老活动,为老年人道上一声祝愿,送上一份健康,吉利而温馨,表现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\”老吾老\”的浓浓厚意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仪。
忌送人菊花
尽管,在重阳节这一天盛行赏菊,饮菊花酒,可是要记住,千万不能给人送菊花。在我国,菊花是向死者表达哀悼的祭花,假如将菊花送给别人,会让人误解你的目的,然后影响互相的爱情。
主张,能够挑选送一些康乃馨、剑兰等代表着长命福禄、感谢之情的花。
忌做大事
重阳乃大凶之日,这天诸事不顺,所以不适合进行一些比较严重的活动,比方:婚嫁、搬迁、入宅、动土、开业、提车等。
所以,有预备做这些工作的人,仍是主张等重阳节过了再做,方能保险一点。